在面試過程中,如果能巧妙、恰當地引用名言警句能夠為你的答案增色不少,因此,中公教育專家為廣大考生準備了一些習近平用典中可以用在面試中的語句供大家復習參考:
一、敬民篇
1.人視水見形,視民知治不。
解讀:
人在水中可以照見自己的樣子,在民眾中可以看出政治治理的狀況。鏡子不會說謊,總是忠實地反映出美丑。同樣不會說謊的,是群眾的眼睛和話語。政策合乎實際、民眾安居樂業,人民不會違心批評;反之,民眾也不會粉飾。即使能用一些手段“防民之口”,人民依然會用“道路以目”的方式表達抗議。同樣,民眾最了解政策的好壞。對干部來說,這是警醒,更是鞭策——自己說好不算好,民眾說好才是真的好。
2.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
解讀:
這句習近平同志在不同場合都說過,“心無百姓莫為官”。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手握公權,就要為民辦事。否則,啥也不能,為啥選你?啥也不干,要你干啥?民生不是抽象空洞的理念,應該落實為群眾實實在在的利益,這考驗著領導干部的責任擔當。習近平同志引用這句詩,就是要求各級干部以“天下大事,必作于細”的態度抓實做細民生工作,努力辦實每件民生小事。
一個人當官為什么?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有著基礎性的意義。這個問題解決好了,后面的許多困惑,比如抱怨待遇低、埋怨進步慢等等就可能迎刃而解。權力最大的價值在于其公共性。如果想著一己之私,糾結于個人得失,不如去干別的。習近平同志多次強調,為官發財應兩道,就是這個意思。
二、為政篇
1.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解讀:
《論語·子路》中,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是說:當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時,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會跟著行動起來;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縱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會服從的.
2.治國猶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
解讀:
《貞觀政要》是貞觀之治的翔實記錄,記載了唐太宗李世民對身邊大臣的一些富有哲理的論政話語,對后世有很大的啟示及借鑒意義。唐太宗分析了隋煬帝滅亡的原因。他對侍臣說,當年隋煬帝剛平定京師時,宮中美女、珍玩,沒有一個宮院不是滿滿的。但隋煬帝還是不滿足,橫征暴斂搜求不止,再加上東征西討,窮兵黷武,弄得老百姓不堪忍受,于是導致了隋朝的滅亡。唐太宗表示要引以為戒,并用打比方的方法闡述了自己的治國之道:“治國猶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認為治理國家就像種樹一樣,只要樹根穩固不動搖,就能枝繁葉茂。并提出:“君能清凈,百姓何得不安樂乎?”由此我們知道,唐太宗的治國方略受到了老子“清凈無為”、“修身治國”思想的影響。正是由于唐太宗吸取隋朝滅亡的教訓,借鑒了老子治國之道,采取了一系列緩解社會矛盾的措施,才開創了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的貞觀之治的新局面。
1 2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真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